工业维修、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服务产业化创新发展报告

工业维修是工业服务的入口,工业服务是工业互联网的入口。工业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与互联网的如何关联,本文从制造需求侧与工业供给侧产生关系的角度分析,揭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工业服务)的奥秘。



维修级别与工业企业对工业服务的确定性要求

维修级别通常包含第一方的用户级维修、第二方的厂家级维修和第三方社会化的中继级维修。用户在选择谁来维修,基于用户对确定性的考虑,通常遵循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递进关系。

工业企业用户对维修及服务追求确定性,这包含三个方面:

1. 用户重要性,即维修的目标与交货期、产品质量及制造成本密切关联,固维修效率与维修质量对用户来说(维修性和可靠性),是第一位考虑的;

2. 个性化,不同的产线、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生产组织形态,决定了每一个企业的设备特征是有差异性的,维修对于这些人员的行业经历有较高要求;

3. 复杂性,复杂性包含了:技术复杂性,工业解决方案需要多种技术组合,需要解决工艺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等综合性的方案;社会复杂性,这包含解决方案的需求者、决策者和买单者不是同一个角色,单一低价中标带来的质量鉴定问题,关系型交易带来的交易不对等,以及工业装备和工业品市场的鱼龙混杂等。



工业服务入口与工业维修选择优先级

工业服务是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MRO供应链服务(维修、维护、运行相关的工业品供应和装备制造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等)、企业服务(管理咨询、技术咨询、工业设计、工业金融等)、数字服务(工业互(物)联网、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相关服务)。无论制造业形态如何,无论存量还是增量市场,维修和维护是每个工厂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与工业供应链发生频次最高的业务,工业服务绝大多数的业务都与设备主管部门产生业务关系,以高频业务带动低频业务,工业维修自然成为了工业服务的入口。

进一步拆分,维修在资源选择上,也遵循优先级,通常是:

第一步是确认自身保有的维修团队能不能修,这往往受制于工人技能,薪资待遇(意识)、资产管理水平(包括维修标准化、自主维护和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资产和维护数字化建设),前期设备资产购置标准化、可靠性,以及周边维修社会化程度等诸多条件;

第二步是找生产厂家,这通常是保内或签订服务协议的设备设施,也有一些保外的故障,在装备制造质量控制不佳或标准化设计不足的情况下,保内厂家响应的及时性、设计和制造缺陷的处理能力难以保障,而 保外则会让维修成本大幅上升;

第三步是找合作过的第三方服务商,这是基于长期合作的信用作为基础,或者说是在合格供应商目录里作为选择;

第四步是找采取招标流程 ,而这恰恰是工业维修及服务难以被互联网连接的关键症结所在,已经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的,要出局是很难,要进局的,除非你的方案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如此,进入供应商名录也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的。

原因很简单,即便是能够影响决策的甲方人员,按照正常流程合规的走完流程,即便是最终不能达到要求,集体决策,意味着谁也不会承担责任,规避不确定性风险,是需求发起人第一位考虑的。而对于供应商而言,能够进入到供应系统,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到供应体系,各种潜规则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毕竟在大多数制造业设备管理及维修从业人员收入并不可观的情况下(经济学称之为激励不相容),人性使然,绝无其他;

第五步则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以上路径均也尝试,或是行业老大难问题,这种需求往往很少,且分布很散。医好了更好,医不好,决策的发起者也不用承担风险,这也能够解释为为何诸多维修(工业服务)共享平台上,每天的发单量上不来,能够满足接单要求,达成合作的也不多的原因了,即便平台上对接成功了,确能解决问题,下一次的合作通常会转到线下,使得单纯的技能或资源共享平台,既不叫好,也不较座。

即便是提供公共工业品的电商平台,大多也是自营为主,本质上只是传统工业品供应商利用了互联网渠道,除了利用品牌些优势做了一些价值链延伸,谈不上真正意义上颠覆性变革,而他面临的竞争依然很大。


聚焦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发力,构建工业服务产业生态的创新逻辑

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工业服务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根本路径,工业服务一端是需求侧装备使用单位,另一端是供给侧的装备制造单位,结合工业维修入口的优先级选择,如何解决两端遇到的实际问题,方能探寻到工业服务突围的发力点。

工业维修

创新一:基于维修合伙人制的工业维修模式创新标杆与产业化推广

1.创新原理及基本模式

工厂自有的维修部门独立成维修服务实体,我们称之为维修合伙人制,他有别于第三方维修外包企业,能够最大程度上解放维修人的自由度,将用户利益与维修人的利益高度关联,激发设备维修价值。

本质上是通过维修职能由成本中心转变为盈利中心,维修人不仅当家作主,且将工业维修的需求者、决策者和买单者何为一个角色,这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维修人不再是做公家的事,维修质量和维修业绩会得到大幅的提升;采购工业备件、选择解决方案时,会综合考虑长期利益,采购质量要求和验收将会重视起来;将会更加重视主动性的预防性维修和预测性维修,故障率更低,意味着成本更低,用户更满意,而维修人的利益更大;因为维修业绩会变得,维修合伙人制是离用户最近,最容易产生粘性的服务企业,在大修、技术改造、工业品买卖及企业升级业务中等更广义的工业服务更容易拓展业务。

同时,围绕维修合伙人制的小中心,因为机制和用人模式的突破,他成为连接用户需求和社会化服务的大协作成为必然,关系驱动转变为价值驱动,这让工业服务产业化突围有了明确载体。

2.盈利模式与推广

维修合伙人制既属于设备管理,同时也属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推广与复制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全力打造工业服务产业标杆,试点企业与第三方(具有产业研究背景的组织)成立组建产业咨询公司,对试点企业实施辅导,打造出标杆模式和业绩样板,建立以TPM为主线,参照阿米巴经营模式,数据驱动决策的数字化运维体系的现代维修服务业亮点工程;

步骤二:借助行业协会、联盟以及地方产业园区,主管单位如经信委,发改委等职能部门,推荐维修合伙人制成为标杆示范和榜样,广泛宣传;

步骤三:发起成立智能工业服务产业研究院,开展包括工业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工业智能服务体验展示中心、工业维修与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工业检测技术与设备健康体验中心,工业智能产业学院、智能工业服务产业孵化和引进等相关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项目;

步骤四:广泛开展工业服务相关的参观、培训和认证项目,对大型企业实施孵化模式,工业服务产业相关的技术、理念、方法,对中型企业(保有一定的维修人员的企业)采取加盟的形式,实现工业服务产业化推广。


创新二:基于数字运维与工业互(物)联网的工业服务产业化加速计划

对于数字运维(传统叫法,也称为设备管理信息化、EAM资产管理软件)和工业互(物)联网,绝大数多从业者定义为解决方案,和用户是一种买卖关系,这使得工业服务产业化很难突围,更无法解释,用户为什么为买单?

数字运维是辅助TPM(全面生产维护)落地的工具,如果只是传统的看法,必然会招来一大帮传统EAM服务商的围攻和堵截,在低维度空间拼刺刀,显然是站不了上风,这条逻辑在工业互(物)联网同样适用。

1.数字运维的盈利模式与推广

与维修合伙人制的工业维修服务模式创新结合,数字运维首先成为管理维修业务的有效工具,买主由制造企业业主转变为服务商。其盈利模式应当尽量避免买卖关系,比如:

A:免软件使用费,在提供服务商和制造企业业主提供信息共享的智能看板、数据决策服务方面收取适当费用;

B:与工业金融高度融合,以连接供应链,赋能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方面的资金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向工业服务供应链提供授信服务,以及发展工业保险,获得盈利空间;

C:通过融资上市,在资本市场获得收益,尽可能避免产品与服务买卖单一盈利能力,而是尽可能扩大产业影响力和产品普及率方面布局。

2.工业互(物)联网的盈利模式与推广

工业互(物)联网首先是要和适合的产业模式结合起来,如公共能源设施的托管、物流设施的租赁,通过数据赋能,帮助运营方降低运营成本,如蘑菇物联,运用于空压机行业的工业互(物)联网解决方案。

结合工业服务产业化,工业互(物)联网技术在需求侧的应用主要包括:

A:工业金融风控系统。特别对于中小型制造业,一次金融授信需要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侧通过物联网做强风控,以确保金融授信能够有效执行。用于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贷款,则需要对关键设备实施联网,并结合智能合约数据、交易数据以外,还包括依托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开发“信易贷”服务,以改善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信用状况良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分和贷款可得性;

B:工业检测业务及离线数据采集,专业化的检测公司将会从工业服务中剥离出来,基于现场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结合的检测仪器将成为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常态,这是将工业人的专业知识与物理数据融合,实现工业知识重用,将大幅提高预测性诊断的普及率和诊断准性;

C:在线物联网与数据分析业务,在解决了工业金融的前提下,制造业的工业数据分析业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基于企业价值流分析,立足于行业解决方案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会到来,而这将是工业数据分析业务的市场机遇。


创新三:装备制造业服务型制造能力

一波引爆全球的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的浪潮袭来,本质上是重构全球B2B工业服务蓝图,而处于转型一线的正是装备制造商,转型路径大致分为三类,包括:


1.服务分离

绝大数多的装备制造业(包括非工业用途的设备、非标自动化企业)急需的是服务分类,往往是集中在一个区域生产,产品销售全国,需要在当地完成安装、调试及售后的维修服务。这对于当下装备制造业利润不高现状,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如:飞马联保就是符合这一特征的维修能力共享模式,且这种模式优势在于,1.不择行业,只要符合区域集中生产,产品卖向全国,满足需要现场安装、调试和提供现场服务的特征;2.对于服务发包方而言,不需要额外增加成本和负担,有需求时就触发流程,每一单服务都直接省钱;3.对于服务承接方而言,接一单赚一单,且因为保内服务的粘性,有利于承接保外服务,对于急于拓展业务的服务承接方而言,也同样具有诱惑力。

2.服务融合

对于生产高端装备制造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开展后市场服务,包括可靠性的预防性维护、状态的预测性诊断的维保业务拓展,以及绿色再制造修复业务,,基于工业互(物)联网的数据分析,实现维修资源(包括工程师、工具和零部件)的智能调度,将有利增加服务营收,实现对用户满意。

3.工业设计

基于工业互(物)联网的数据分析、维修维护数据的归纳,装备制造企业更容易洞察产品缺陷,结合可靠性和维修性工程理论、人因功效和工业设计原则,针对性的开展产品优化设计,将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装备制造的升级。


总结语

工业服务产业化,本质上是设备(人)、工业金融和工业供应链的高度融合。其中模式变革是基础,为设备人创收是前提,深化供给侧的改革的主线,工业金融是产业化的标志。只有抓住工业企业和工业人的根本诉求,产业化变革是必然趋势,这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团结、协作是一条最好的路。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