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工业维修企业,值钱的工业服务产业,当如何炼成?

做生意,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天塌下来你也挣钱的,维修企业往往就是这样。


维修企业做大很难,做死也很难。毋庸置疑,维修企业赚钱,但很难值钱,往往做到三五千万,便已触碰到发展的天花板。如果无法做大规模,维修企业要引起资本关注,做大做强,无疑是空话,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01以可靠性或维修性的产品和服务立足


对于关键装备或复杂制造系统,可靠性(维修和维护质量)是保障生产的基础,是智能制造条件下的有效保障系统。提供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维修技术与工艺,是获得制造企业信任的关键。

案例:

2021年4月份,包钢一台炼钢转炉耳轴出现严重磨损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包钢集团经过多方了解交流,最终通过首钢集团的介绍选择采用索雷工业技术进行在线修复。技术工程师团队经过四十个小时的施工作业,成功将磨损深度达30毫米的180吨炼钢转炉耳轴成功修复”。客户直言,索雷工业为企业当月避免了五个亿的停产损失。

对于一般性的常规维修,体现维修性(维修和维护的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广度)的价值尤为重要。用户看重的是高性价比和综合服务能力,快速地响应,多维度的解决能力,依赖于灵活的组织形式和综合性的服务能力。这常见于制造企业/工业园区周边的维修服务商,以及个别的维修大包企业(非整体外包,更多是对一类设备或某一项服务提供维护和维修能力)。



02以集成服务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


笔者不太赞成维修企业盲目地扩大规模,保持20-40人的核心技术团队是较为稳妥的。将核心放在集成服务能力培育上来,或强化技术研发,开拓增值项目,亦或强化组织管理与团队薪酬激励(薪;物质激励,酬:精神激励),制定团队行动规则,挖尽资源能力当作为业绩增长的第一步。

以可靠性维修为中心的维修技术企业,通常以核心技术和产品作为关键,强化研发和技术攻关是核心要素。这:既包括与科研单位开展的难点攻关,也同时包含对技术应用与实施的工程师团队对技术、经验和方案的知识重用和产研体系的构建;既要有熟能生巧的技术能力培育,又要有创新协同的企业精神传承能力培育。

以维修性为中心的维修服务企业,通常是以常规服务作为切入点,盈利能力较弱,但通过高频的业务,可以更加了解用户需求。维修服务企业通过挖掘大修,技改和智能化升级的需求信息,围绕核心需求和能力匹配,资源整合和技术攻关,可获得集成能力的构建。



03围绕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构筑工业服务新风口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并不是让维修企业去追风口,而是在产业浪潮中获得成长机会。无非在于,跟风口,还是造风口两种情况。

今年中秋节前,笔者前往烟台东方电子集团参观:从1958年10月19日,莱阳专区电影广播修配站启航,以维修为起点转向研发和制造设备为中心,成功逆袭为中国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属于典型的选对了行业,跟对了风口,且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风口依旧。

能源是个大产业,可惜大多数的维修企业并不具备这个运气,“能源是张网,而制造企业是无数个围墙”,围绕装备和产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便是风口,但风口需要“造”。

制造企业装备和产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制造方(装备制造企业)、服务方(维修企业、智能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和使用方(制造企业用户)的大协同,其中:


其一.制造企业用户作为总需求,核心在于:能否构建满足制造企业对高效、可靠、稳定和经济的产线运营目标,以及激活制造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创新活力,承载工业现代服务总承包的角色,释放和优化维修、技改和升级的需求;

其二.围绕需求,通过发展维修、技改和循环再制造和备件联储联备两个中心为载体,搭载各类集成服务业态,如工业机器人集成,修复与再制造、MRO集采集供、全优润滑等服务业态,形成可参观、可参考和可复制的工业服务产业风口雏形;

其三.产业化的推动是资本和金融,围绕制造企业用户的总承包,使用方联合体的总集成的一揽子服务模式构建为基础,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中心,结合工业金融创新,解决存量需求现金流与供应链回款难问题、增量技改升级需求融资难问题。因此,更好推动工业服务产业分工,赋能装备服务型制造、制造服务业等主要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与百万亿+产业风口的高水平构建。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