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事故≠真安全

如今,几乎所有企业都把“零事故”当作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这背后原因复杂:事故违背“生命至上”准则,像天津港“8·12”、江苏响水“3·21”事故,都造成了生命消逝;经济上,企业要承担巨额赔偿、订单流失;品牌形象也会受损,责任人还要担责。


所以企业纷纷追求“零事故”,但社会将其作为评判安全生产的唯一标准,这就有问题了。一旦企业出事故,之前的安全管理成果就被全盘否定。像某知名企业,安全建设投入大,却因一次事故被质疑安全管理水平低。这种评判方式,和现代安全科学管理原理相悖。
现代安全科学管理强调,“零事故”虽是期望结果,但不能是唯一追求。安全生产要注重过程管理,风险预防、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加强本质安全建设、培育安全文化,这些都很关键。


一、别让“零事故”把安全文化“带跑偏”
若单纯把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设定为零事故,易催生被动防御型的安全文化。在这种理念下,企业常等事故迹象露头才匆忙行动,一味着眼于如何规避事故,却忽视了安全文化的深度构建。过度聚焦事故指标的控制,员工只是机械地为了不犯错而去遵守安全规则,对安全的核心价值缺乏真正理解。

零事故


与之相比,先进的安全理念着重培育积极的安全文化。这种文化大力鼓励员工主动去挖掘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能毫无顾虑地交流安全问题。当安全文化的核心从单纯追求 “零事故” 转向秉持 “安全至上” 的价值观时,员工会更加留意日常工作里的安全细节,进而营造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企业可借助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员工把安全意识深深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关注点不再局限于是否发生事故。


二、别让“零事故”把安全管理体系“玩坏”

要是一门心思把零事故当成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那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就会像个“一根筋”,只围着事故这个结果打转。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常常是“亡羊补牢”,事故发生后才忙着调查、追究责任,而在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事前诸葛亮”的关键环节,却没花多少心思,投入严重不足。

现代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不一样,它讲究的是系统思维,就像一个精密的“安全魔方”,各个面都得照顾到。这个体系涵盖了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应急管理等多个重要环节,目标也更加多元。它可不只是盯着事故预防这一件事,还想着提高安全绩效,让企业的安全“抗压能力”更强,也就是增强组织的安全韧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得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标准和流程,就像给安全管理装上了“导航系统”,这样才能全面把控安全风险,把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里,而不是只在事故数量上做表面文章,单纯追求零事故。


三、别被“零事故”蒙住眼,看清风险真面目

企业若只盯着零事故,就会片面认知风险,只关注可能直接致事故的高风险因素,忽略低概率高后果风险,以及潜在累积性风险。这些风险悄无声息,却随时可能爆发。

先进的安全理念倡导全面风险管理,如同给企业配备“风险全景扫描仪”。它要求企业全方位识别、评估、控制各类安全影响因素,涵盖人员行为、设备状态、环境变化等。企业既要把控已知风险,也要警惕未知风险,持续监测评估,及时更新风险信息,不被“零事故”束缚,才能从容应对风险。


四、别让“零事故”吓跑员工的安全热情

当安全生产只盯着零事故,激励机制就容易走偏,过度依赖惩罚。员工一旦引发事故,罚款、警告、降职等处分马上就来。这让员工每天都提心吊胆,满脑子都是对受罚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打压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还让他们在发现安全问题时,因为害怕被牵连而选择隐瞒。长此以往,企业里的安全隐患就像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积极的安全理念就不一样,它把正向激励当作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动力。企业设立有吸引力的安全奖励制度,员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提出有效建议,马上给予奖金、公开表彰等物质和精神奖励,让员工感受到自身努力被认可。

同时,企业完善安全培训,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包括安全法规、事故案例、先进技术等,助力员工提升安全技能。还给表现出色的员工更多晋升机会,让他们在保障安全时实现职业发展。在这样的激励下,员工就会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为企业安全出力。


五、“零事故”不是终点,持续改进才是王道

若把零事故当作安全工作的终极目标,企业很容易陷入自满陷阱。当一段时间内没有事故发生,便沾沾自喜,觉得安全工作已然到位,进而松懈下来。可生产环境与技术条件始终在变,新设备投入、新工艺应用时,新的安全风险也会随之而来。要是企业只盯着零事故,对这些新风险视而不见,事故就可能乘虚而入。


现代安全理念则聚焦持续改进,把安全工作视作一个永不止步的优化过程。企业需定期审核评估安全管理体系,收集分析安全数据,像统计事故发生率、隐患排查数量等,洞察安全趋势。通过深入剖析事故案例,监测安全绩效指标,找准安全管理的薄弱之处,及时调整安全策略。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紧跟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变化,持续筑牢安全防线,真正保障生产安全。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