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框架与实现路径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灵魂。文化治理的实质是塑造群体行为习性,在根本层面系统性地解决观念、思维、行为、制度、规范以及教育的方法。
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这是由安全文化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十分复杂,一旦把握不好方法和路径,不仅建不成安全文化,还容易对安全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产生质疑,出现诸如“假、大、空、虚”等安全文化无用论、虚伪论等误解。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结合二十余年企业安全管理实践经验,以及十余年安全管理理论研究,提出了一套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即以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和正向激励为核心主线,搭建起来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总体框架明确后,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就有了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便已成功一半。
企业为什么要建设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定义最早来自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见图1)。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就企业员工而言,对于为什么要建安全文化,如何建设安全文化,以及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许多疑惑。
为什么要建安全文化?这是由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的。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是指生命高于一切,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至于安全管理的特殊性,是指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落脚点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专业管理的对象是“物”,落脚点是将“物”的技术标准落到“物”上,这也是安全管理与专业管理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在专业管理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保证所有参与人都能够规范地执行标准,管控安全风险,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归根结底,安全管理是管“人的行为”,是通过规范行为来达到避免事故的目的。既然从根本上影响和塑造行为的是文化,那么规范行为的最有效手段也一定是文化。
安全理念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结出的果实。有果必有因,这个“因”是什么?就是安全理念。理念是对某一事物客观规律核心价值的总结,是企业对待某一方面工作的态度,目的在于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必须从安全理念的挖掘、推行和实践入手,在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意识建设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能时时处处体现安全理念的正确性和先进性,确保做到方向正确、方法正确和措施正确,并通过持续努力与强化,逐步为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共同理解、接受和认可,形成企业集体性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此为安全理念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起到的核心作用,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一条主线。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推行安全理念却是十分不容易的。首先,从主观上看,无论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应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但人总是习惯按经验做事,这是人的本性,而企业受机构、人员和业务变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也很难在思想上把大家的安全价值观统一起来。
其次,从客观上看,安全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综合类学科,大部分人对安全的理解还局限于对事故现象的表面认知,很难把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解释清楚,故此也就很难将具象化的安全理念建立起来。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从思想上解决全员安全理念认知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更无法解决安全良性发展的问题。因此,将解决安全理念认知的问题列为首要问题,在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
安全责任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安全理念是一种关于正确开展安全工作的“道理”,属于“虚”的概念,它需要落到合适的“实”的载体上,才能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载体在哪里?答案是在岗位、在职责、在任务、在流程、在环节、在知识、在技能、在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岗位安全责任。请注意,岗位安全责任是“实”的。企业所承担的安全责任,通过组织机构分解,最终都要落到岗位上;而岗位安全责任,可通过职责梳理形成安全责任清单,最终落到具体任务上;任务再通过流程梳理,将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具体环节上;在作业环节中,安全责任将通过执行细节落到具体的动作上;而决定每个动作是否安全、可靠的,则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上责任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酿成事故。
因此,为确保不发生事故,必须在正确的安全理念指导下,将岗位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即执行细节——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由此可见,安全责任既是安全理念的载体,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第二条主线,这“一虚一实”便构成了安全文化建设之道。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岗位安全责任指的不仅仅是一线岗位,而是包含企业所有岗位。关于岗位安全责任的定性,从发生事故的角度分析,事故一定发生在作业现场,直接责任者一般都是一线员工,但间接责任者主要在管理层和领导层;从所负的责任大小分析,一线员工的责任是一个点,管理人员的责任是一条线,而领导干部的责任是一个面;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分析,发生在一线员工、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身上的问题,都应归结为组织性问题,因为安全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解决安全问题必须系统思考、综合施策,这也是安全生产为什么必须走“综合治理”的原因所在。
正向激励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安全理念与安全责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两条重要主线,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安全上的种种需要,必定有很多特殊的安全要求,比如进入生产作业现场要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现场作业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布置安全防护措施等。这些要求往往会给人带来诸多不便,如行为上的不习惯、心理上的不适应和效率上的降低等。仔细分析会发现,安全管理所采取的所有举措,实际上是与人“图省事、怕麻烦”的天性相悖的,所以会受到执行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抵触,这正是安全管理的难点所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手段改变人的认知,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考核等手段强制其执行。但考核不可能做到没有死角,这也是为什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考核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而且如果考核方法不当,还会带来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的大幅下降,企业绩效将受到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必将出现反弹和恶化的趋势。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在落实岗位安全责任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建立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的安全工作机制,即时开展正向激励,包括物资奖励、精神鼓励和成长规划等,激活基层组织与员工的活力,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正向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第三条主线。
组织应做好搭台与保障工作
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和正向激励共同构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三条主线:安全理念是确保始终在正确的方向上做事,以达到行为自律的目的;安全责任是确保把正确的事情做对了,以达到成效自现的目的;正向激励是确保参与者能够始终拥有动力,以达到团队自主的目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保证3条主线业务的顺利进行,组织在决策、发动、实施、总结、评比等全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组织驱动技术,不断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向更深、更高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确保最终结出丰硕的文化果实。
组织驱动是一门技术,主要是通过营造正能量的组织氛围,使参与者在感知环境、感知他人、感知自己的特定情境中,达到轻松克服心理障碍、激活自身潜能、改善自身行为的目的,最终融入团队并确保达成组织目标。具体做法是,通过抓一件事情、打一个样板、树一个标杆、建一个标准、兑一次标杆、做一次改善、给一个激励、讲一个案例、做一次推广,进而带出一支队伍、建立一个模式、培养一种习惯,这些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与目标成效。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抓住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和正向激励3条主线,就抓住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正所谓“找对问题,一线藕丝牵大象 ;问题失准,千斤大锤砸苍蝇”,正确科学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必定产生优秀的安全文化成果,而优秀的安全文化成果,也一定会对企业产生积极和长远的影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要我们牢记初衷,持续努力,循序渐进,就一定会取得安全文化建设的辉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