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仓库管理,我来教你

仓库容量大了、品种多了、周转快了,要保证账实相符就不那么容易,稍不留意就会形成混乱的局面,造成重大的损失。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如何做到账、物、卡一致呢?


1


明确职责?


在一个进出频繁的仓库,很多不同的岗位都会对货物的数量变化产生影响,例如:


叉车司机会整托整托地进出货物;

仓管员(拣货员)会对零散货物进行拣选;

质量控制员会抽检或隔离(释放)产品;

……?


他们的日常工作都跟货物打交道,若是没有界定清楚各自的职责,就会相互影响乃至发现数量短少时相互推卸。


应明确划分各个岗位对库存精确性的职责。比如搬运工只允许在装卸区域作业,发生破损或发现数量不足时不准私自进入仓库搬几箱货补上,必须通过现场管理人员记录后安排;仓管员对自己拣选的货物负责,每一件货物进出都要求记录在案;叉车司机对整托货物负责,完成每个库位的进出后都要做到及时登记……


2


梳理流程?


对于仓库进出和移动货物的所有操作,应做一次完整的梳理。清晰了解每一次货物移动的方式,是手写单据、货位卡、仓库管理系统还是扫描枪或其他工具,如果梳理过程中发现有缺失或有漏洞的地方,应想办法补上,而不是在发现有大的差异时,找不到某个中间环节的记录,最终没办法解决。


3


检查机制?


建立检查纠错的机制。一边操作、一边还要记录,难保在某些时候会有疏忽,或者产生意外,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检查纠错的机制,而且这种事后的机制不能跨度太久,一定要快速高频,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到原因。


比如每个操作人员在交接班前要完成自己作业过的库位、品种相关的数量核查、现场管理员要每天做一次盘点(至少高货值的品种)、仓库主管要定期进行抽查盘点,对比系统数与现场实物数、手工记录数是否一致。


账、物、卡三者一致本来是仓库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仓库储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周转越来越快的背景下,必须做到以上三点,才能确保管理有序,保证库存精确性,不至于造成损失。


仓库容量大了、品种多了、周转快了,要保证遵守仓库管理的基本原则就不那么容易,比如最重要的一条“先进先出(FIFO)”原则。


对于收货方来说,如果总希望收到的货是近一个月内的,某天突然发现收到的货竟然是半年前的,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说不定都快过期了。但对于仓库管理方来说,“先入库的要先出库”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


要想做到严格遵守“FIFO”(First In First Out),

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清晰?


通常的仓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中都会包含FIFO的要求,但往往不够突出重点,也不提及检查机制和违反处理措施。


应该对操作的人员(叉车司机、仓管员等)清晰地传达标准要求,可以通过现场标识、看板、检查清单、交接班会议等办法来不断强调并保证FIFO的执行。


2


系统控制?


完全依靠人去执行制度,总是会存在漏洞的,最好有系统来控制。


在拣货、发货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指派旧批次的库位;在出库扫码时,扫描枪自动提醒此SKU是否为最旧批次;任何不按FIFO操作的记录都会被禁止或者当作异常数据来处理,才能防止人为的疏忽或偷懒。


3


设施辅助?


以前的库位设计更多的考虑存储,较少顾及多批次、少批量操作的需求,现在仓库要“运动”起来了,之前的库位(尤其是驶入式货架)就有些不适应了(同一巷道中多批次时只能“后进先出”,如下图,单批次时又可能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仓库管理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仓储设施能够辅助解决运动起来的问题,其中横梁式货架、重力式货架、两头分别进出的穿梭式货架等都有助于做到FIFO的要求。


重力式货架


以重力式货架为例,货架入库的一头高,出库的一头低,通过重力的作用使每一托货滑动到出库的巷口,整个巷道的货物自然就是先进先出的排列了。


先进先出原本是仓库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现代仓库发货要求的批次变多、批量变少、周转变快的背景下,要考虑从标准、系统和设施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守住仓储管理原则,不至于变得混乱、造成损失。


仓库,不再是一个静态的房子,而要当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车间,输入的是物流资源、作业流程,输出的是可发的货物、完成的订单。只有用一种“运动”的眼光来看待仓库管理时,仓库才不是供应链的瓶颈,而是一个大马力的引擎。

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现代化智慧工厂,主要产品有设备管理系统EHS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智能运维管理系统生产ERP,视频监控,SCADA,能耗管理。
详细请咨询客服。